(小康中国)通讯:小小葡萄振兴古云中新乡村:黄河畔现“层层珍珠塔”
中新网呼和浩特10月7日电 题:小小葡萄振兴古云中新乡村:黄河畔现“层层珍珠塔”
中新网记者 张玮
幢幢翡翠楼,层层珍珠塔。这正是呈现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境内黄河岸边的一幅中国新乡村美景图。这里曾是古云中郡辖区,如今因葡葡产业而闻名遐迩。
如今走进“一溜湾”,白墙灰脊、红砖碧瓦的一幢幢房舍取代了昔日的土坯房、破窑洞,郁郁葱葱的葡萄树让漫山遍野都散发着阵阵甜香。
“一溜湾”是位于托克托县黄河岸边一条绵延30余里的葡萄湾,包括4个盛产葡萄的村子——皮条沟村、格图营子、东营子、郝家窑。这里曾因地理地势、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使村民的生活贫困不堪;这里也因背靠山梁、面临黄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形成了适宜葡萄种植的土壤。
10月初的国庆小长假是“一遛湾”客人最多的时候,也是游客一年中“抢购”当地葡萄最后的机会。
“市面上的葡萄种类太多了,足以挑得眼花缭乱。可是这么多年,我还是就好家乡葡萄这个味儿。”7日,张子瑜结束自己的国庆假期,返程之前不忘到“一遛湾”采摘一些新鲜葡萄带回北京。
在北京生活工作了近10年的张子瑜,趁着国庆节假期回到家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探亲度假。与其说她是顺道买些葡萄,不如说离开家乡的10年间,她从未间断过这份家乡的味道。
“现在交通发达、快递流畅,即使我没时间回来,这‘沟’里的新鲜葡萄也能走进大都市了。”张子瑜捧着一大串现摘的葡萄如是说道。
“一遛湾”的葡萄种植历史已有200多年。
“我们这里的葡萄穗长、粒大、味道香甜。可是十几年前,每斤1元都卖不出去。”皮条沟村的葡萄种植大户陈小林家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种葡萄,直到她这一代,葡萄才变成“金豆豆”。
2003年,“一溜湾”依托黄河文化发展旅游产业--田园采摘、农业观光、线上销售、直播带货……顺势打开销路。
每年8月底至10月初是“一遛湾”葡萄丰收季,游客便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自驾来采摘葡萄。只因为“这里的葡萄品种别的地儿没有。”
陈小林告诉记者:“最忙的时候,我和老头子一早4点钟就得起床摘葡萄,我负责把摘好的葡萄分销到县城和市里,老头子则守在葡萄园里接待游客。一年收入10万不成问题。”
如今,摆满县城大街小巷的“一遛湾”葡萄成为一景。当地也因此被许多食客称为塞上“吐鲁番”。
旅游振兴让郝家窑成为“一遛湾”的“明星”,“渔家乐+葡萄采摘”成为高配旅游打卡地。
“90后”的小老板郝福保大学毕业后在城市打了两年工,看准了乡村振兴的大舞台,毅然回到家乡郝家窑接管起父母经营的渔家乐和葡萄园。
“我们村家庭年收入10万元是‘入门级’。”郝福保说,“旅游旺季人手不够,还得招聘三四位邻居大叔大妈来帮忙。”
在当地,一家牵头开店多家参与,足不出户就可以共同致富。
据介绍,托克托县河囗管委会“一遛弯”地带已形成生产较为稳定的露地葡萄种植基地,种植面积约5000亩,主要包括托县葡萄、玫瑰香等30多个品种。该县正形成以葡萄种植业为核心,以葡萄酒酿造和葡萄特色健康产品加工业为引领,葡萄休闲观光等服务业为支撑的葡萄产业体系。
托克托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托克托县接待中外游客95.8万人次,旅游收入1.08亿元,而葡萄产业为这份成绩单做出重要贡献。(完) 【编辑:苑菁菁】
标签: